说起刘欢,谁的青春里没有他一首歌?弯弯的月亮的温柔,好汉歌的豪迈,千万次的问的深情……可你有没有发现,近年来这华语乐坛的“活化石”,好像突然“沉”了下去,连个热搜都难抢,偶尔被拍到也是戴着帽子和口罩,低调得很。难道真像网友调侃的,他“死忙”到连露面的时间都没有?还是说,他藏着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故事?
经典里的刘欢:华语乐坛的“定海神针”
要聊刘欢的“消失”,得先说说他有多“能打”。1987年,北京亚运会的主题曲手挽手让全国记住了这个声音——高亢、醇厚,像陈年的老酒,越品越有味。后来,弯弯的月亮用细腻的情感戳中了无数人的心窝,成了那个时代的“城市民谣”;好汉歌更是火得不像话,电视剧水浒传一播,大街小巷都在唱“大河向东流”,刘欢也成了“国民歌手”。
他的奖项簿,比你想象的更厚:四次金曲奖最佳男歌手、三次 Grammy 世界音乐类提名、中歌榜年度最佳男歌手、东方风云榜最受欢迎男歌手……这些荣誉不是靠炒作堆出来的,是用一首首实打实的作品换来的。业内人士都说,刘欢的嗓子是“老天爷赏饭吃”,高音能到C4,低音能沉到G2,而且气息稳得像台发动机——唱三个小时都不带喘的。
“消失”的刘欢:不是“死忙”,是“换活法”
可这么一个“顶流”,为什么突然没动静了?仔细翻翻他的近况,才发现不是“死忙”,是“换活法”了。
身体“亮红灯”,得“忙”着养。2019年,刘欢被拍到时胖得走了样,体重超过200斤,医生警告他:“再不减重,小心出大问题。”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——做减重手术。手术成功了,瘦了40多斤,但副作用也来了:嗓子变脆弱了,高音唱不动了。他在采访里说:“以前能唱好汉歌那么高,现在最高到F3就累得慌。唱歌是吃青春饭的,嗓子坏了,就不能瞎折腾了。”
家庭是“软肋”,也是“港湾”。刘欢的妻子卢璐是俄罗斯人,温柔贤惠;他们有两个女儿,大女儿刘一丝,小女儿刘 Florentia。刘欢在鲁豫有约里说过:“我最怕的就是女儿们问我:‘爸爸,你什么时候陪我们玩?’”现在,他每天早上都会给女儿做早餐,送她们上学,晚上听她们讲学校的事。有次被拍到去买菜,手里拎着女儿爱吃的草莓,还特意挑了最甜的那一盒——哪像顶流歌手,分明是个“女儿奴”。
他“忙”着“做自己”,而不是“明星”。刘欢早就说过:“我不喜欢娱乐圈的应酬,也不喜欢为了博眼球而炒作。”他喜欢看书,尤其是历史书,家里有个大书房,堆得满满当当;他还喜欢教课,在中央音乐学院当了20多年老师,带出了不少学生。他说:“当老师比当歌手更踏实,能把自己的经验传给年轻人,比拿奖还开心。”
不是“隐退”,是“回归”
其实,刘欢的“消失”不是“隐退”,而是“回归”——从“明星”回归到“人”,从“聚光灯”回归到“生活”。
他还会唱歌吗?会!2021年,他在女儿的学校年会上唱了一首凤凰于飞,虽然不如以前高亢,但情感更饱满,女儿在台下哭成了泪人。他说:“现在唱歌,不是为了别人,是为了自己,为了家人。”
他还会回到公众视野吗?可能会,也可能不会。但不管他在不在,他的歌都在,我们的青春都在。就像弯弯的月亮里唱的:“遥远的春夜里,记忆它 won't die。”
刘欢的“死忙”,不是“忙着赚钱”“忙着炒作”,而是“忙着活着”——忙着陪家人,忙着养身体,忙着做自己。这种“忙”,我们懂,也该懂。毕竟,人生不只有“红毯”和“舞台”,还有“厨房”和“课堂”。
想问大家一句:刘欢的哪首歌,是你的青春?他的“消失”,你遗憾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