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的音乐版图里,藏着多少亚非拉人"听了就心动"的旋律?

当你搜索"刘欢",跳出来的多是"乐坛常青树""好汉歌原唱""我是歌手导师"这些标签。但少有人注意到,这位用声音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歌手,骨子里其实藏着一颗"世界音乐心"。尤其是亚非拉——这片占全球人口60%的土地,早在二十年前,就悄悄成了他音乐版图上最温柔的注脚。你有没有想过,当中国遇见亚非拉,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?刘欢又凭什么能让不同肤色的人,都为他的旋律驻足?

第一次听见非洲鼓,他竟在后台哭了

很多人不知道,刘欢与亚非拉的缘分,始于1998年的一次偶然。那年他接到世界音乐节的邀请,要去南非约翰内斯堡演出,同行的是国内一批民乐老手,大家起初都犯嘀咕:"咱们二胡、古筝和非洲鼓能搭吗?"

刘欢 亚非拉

演出前一晚,联排时当地乐队带来了纯非洲鼓乐。没有复杂的旋律,就是最原始的鼓点——时而像草原上的猎豹奔跑,时而像部落的祖先在低语。刘欢站在后台,看着那些皮肤黝黑的鼓手闭上眼睛、身体随着节奏轻轻摇晃,突然红了眼眶。后来他在采访里说:"那一刻我懂了,音乐哪有什么'洋气''土气',鼓点里跳动的,是每个生命最本真的情绪。那天晚上我失眠了,脑子里全是鼓声,突然觉得我们带的那些曲子,好像少了点什么。"

第二天演出,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:把弯弯的月亮改成了"中西合璧版"。前奏保留二胡的悠扬,中间突然加入非洲鼓急促的节奏,副歌部分则用当地语言"祖鲁语"加了和声。台下坐着上万名当地观众,起初有些愣神,不到三秒就跟着鼓声拍起了手。"那些挥舞的手臂、亮晶晶的眼睛,比任何掌声都让我震撼。"刘欢说,"原来音乐真的不需要翻译,只要你的节奏发自内心,就能跨过所有语言和文化的墙。"

为亚非拉歌手"站台",他比获奖还激动

真正让刘欢与亚非拉音乐深度绑定的,是2010年他发起的"世界音乐计划"。这个项目很简单:邀请亚非拉地区的民间歌手来中国,和中国音乐人一起创作,再把中国音乐带去他们的土地。

第一位被他"挖"来的,是来自肯尼亚的马赛族歌手恩格森。这个只会说几句英语的年轻人,用马赛语唱了一首父亲的草原。刘欢听完后激动得当场拍板:"这首歌一定要让更多人听到!"他们带着恩格森去了内蒙古,在草原上骑马、住毡房,让恩格森感受蒙古长调的辽阔;又找来国内的电子音乐人,把马族古老的呼麦和电子音效结合,做出了草原与马赛这首歌。

后来这首歌发行时,恩格森在肯尼亚的家乡开了场小型音乐会。刘欢特意飞过去,站在台下看恩格森用马赛语和蒙古语交替演唱,台下马族人跟着节奏跳起传统的跳牛舞。"比我当年拿'最佳男歌手'奖时还开心。"刘欢说,"你看,我们给他们带去的是中国音乐,但他们给我们的,是更宝贵的——让我们知道,原来不同文化的心跳,可以这么合拍。"

还有一次,他邀请来自古巴的乐队来上海演出。古巴人热情,演出前拉着刘欢即兴弹奏。结果刘欢一上手,居然能跟上他们的萨尔萨节奏!"他们惊讶得直跺脚,说'这个亚洲人为什么懂我们的节奏?'"刘欢笑着说,"其实哪有什么懂不懂,音乐就像谈恋爱,心对了,节奏自然就合了。"

为什么是他,能成为"亚非拉音乐的破圈者"?

这些年,国内关注世界音乐的歌手不少,但像刘欢这样,真正把亚非拉音乐"揉进"自己骨子里的,确实不多。为什么偏偏是他?

或许答案藏在他对音乐的"较真"里。有次拍综艺节目,选了一首非洲民歌,有年轻歌手觉得"节奏太简单,没亮点",刘欢直接急了:"你们知道吗?这个节奏背后,是部落的生存密码。鼓点快的时候是警告,慢的时候是祈福。我们不能只听表面,要听懂'鼓点里的故事'。"

也藏在他对"文化平等"的坚持。有次制作世界音乐专辑,投资方想多加些欧美元素,说"亚非拉音乐太小众",刘欢当场反驳:"音乐没有大众小众,只有走不走心。要是连我们都不相信自己的文化,怎么能让别人喜欢?"

更藏在他那些"不务正业"的举动里:他会在微博上转发非洲音乐人的作品,会说"下次巡演,一定要带大家去听听巴西的桑巴",甚至学会了用斯瓦希里语说"谢谢"——"Jambo, asante sana"。这些细节,比任何"人设"都更有说服力。

当"中国旋律"遇见"亚非拉心跳",我们还能听到什么?

现在回看刘欢的音乐,会发现很多"隐藏彩蛋":好汉歌里其实藏着非洲鼓的切分节奏,从头再来的旋律里,能听到拉美音乐特有的热情,就连大家耳熟能详北京北京,他也在Live版里加入过印度塔布拉鼓的即兴。

但他自己却说:"我不是要去'融合',而是要让它们各自闪耀。就像中国山水画和非洲木雕,你看着不一样,但画的是山,雕的是人,本质上都是在表达对世界的热爱。"

或许这就是刘欢最动人的地方:他用几十年的音乐生涯告诉我们,好的音乐从不是"孤芳自赏",而是"百花齐放"。亚非拉的音乐里,有最原始的生命力,有跨越国界的共鸣,而他,只是那个提着灯笼,把光送到每个人面前的人。

下次当你再听到弯弯的月亮,不妨闭上眼睛,听听那旋律里,是不是还藏着约翰内斯堡的鼓声、肯尼亚的草原、古巴的阳光——那是刘欢,用音乐写给世界的情书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