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你说,一个在乐坛封神三十载、写出的歌能刻进几代人DNA里的音乐人,刘欢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中国新歌声的导师席上?是真如网友调侃的“闲得发慌”,还是藏着不为人知的“音乐私心”?

从“音乐教父”到“综艺萌叔”:他不是来“抢饭碗”的

刘欢 中国新歌声

提起刘欢,大多数人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可能是“厚重”——弯弯的月亮里的民谣叙事,好汉歌里的史诗气概,千万次的问里的都市漂泊感……他像一坛老酒,时光越久,越有味道,连声音里都透着“阅尽千帆”的从容。可2016年,当中国新歌声(现中国好声音)官宣他加盟时,不少人都意外了:以他的地位,有必要凑综艺的热闹吗?

但你仔细看节目就会发现,刘欢的“出场”从来不是来“降维打击”的。别的导师可能更侧重“选一个冠军”,他更像是在“找一群懂音乐的同路人”。第一期有个叫蒋敦豪的学员,抱着吉他唱乌兰巴托的夜,嗓音沙哑得像戈壁的风,刘欢听完当场眼睛就亮了——不是夸张的“转椅式激动”,而是身体微微前倾,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节拍,嘴角带着几乎看不见的笑:“你这歌,唱的不是技巧,是草原上的月亮,听得见草叶上的露珠往下滴。”

刘欢 中国新歌声

后来蒋敦豪拿了冠军,有人问刘欢“是不是早就看中他”,他摆摆手:“我哪有那么神?我只是觉得,现在的歌太多‘为了炫技而炫技’,少这种把心掏出来给你听的。”这句话,其实藏着他对音乐最朴素的坚持:先打动自己,再打动别人。

他的点评,从不“灌鸡汤”,只“抠骨缝”

中国新歌声里最让人期待的,永远是刘欢开口点评的时刻。别的导师要么拼命夸“唱得太棒了”,要么直接说“你不行”,他偏不——他的点评像老中医把脉,总能精准找到你“音乐病灶”在哪,还不疼得你龇牙咧嘴。

有个叫单良的学员,音色特别有辨识度,但唱来不及说的怀念时,后半段气息明显不稳,急得直攥话筒。其他导师还在纠结“要不要转”,刘欢举手了,慢悠悠地说:“你刚才这一段,像骑自行车骑到上坡,光顾着蹬腿忘了扶车把了。气息不是‘顶’上去的,是‘送’上去的,你得让声音跟着气流走,别让它‘悬着’。”

转天battle赛,单良再唱同一首歌,刘欢教的“送气法”用上了,尾音轻轻悠悠的,像飘在风里的蒲公英。他当场拍大腿:“看!这就叫‘活’过来了!音乐不是死的数字,你得让它‘喘气’。”

这样的例子在节目里比比皆是:他会告诉学员“高音不是喊出来的,是‘叹’出来的”,会提醒“别总想着模仿别人,你嗓子里这块‘璞玉’,得自己打磨”;甚至有一次,一个学员唱摇滚太用力,他直接掏出手机:“你听,这是我刚录的,你这样唱,嗓子明天就哑了——来,试试这样,用气息‘托’住力量,不是‘砸’。”

有人说他是“音乐界的较真老头”,可学员私下都说:“刘欢老师骂人都骂得让你心服口服——他不是嫌你唱得不好,是替你觉得‘你本可以唱得更好’。”

他到底在中国新歌声里找什么?

不少人好奇,刘欢早已不缺名利,何必在综艺里“折腾”那么久?看了整季节目你会发现,他像在音乐市场里淘“遗珠”的伯乐,心里揣着一本“好音乐”的标准:不追潮流,不看流量,只找两个特质——“真诚”和“独特”。

有个叫李佩玲的马来西亚女孩,初选时唱不要害怕,刚开口就被刘欢打断:“等等,你这音准……是不是有点飘?”所有人都以为他pass,他却摆摆手:“但我听出来了,你的声带里藏着‘委屈’,这种东西,比‘完美音准’难得。给你三分钟,把刚才那段再唱一次,这次别想‘对错’,想‘你为什么会唱这首歌’。”后来李佩玲红了眼眶唱完,刘欢点头:“行了,你把‘委屈’唱出来了,别人就能跟着你‘心疼’。”

这样的“选人逻辑”,贯穿了整季节目。他选的学员,没有一个是靠“嘶吼”博眼球的,也不是靠“翻唱爆款”火的——他选的是蒋敦豪那种“抱着吉他就能讲完一个故事”的民谣少年,是李佩玲那种“唱老歌能让年轻人落泪”的情歌嗓子,是徐歌阳那种“把摇滚唱出力量感”的东北姑娘。

有人说他“太固执”,可结果呢?那季中国新歌声,刘欢战队的学员成了网友口中的“合唱队”——他们或许技巧不是最顶尖,但每个人的歌里都有“人味儿”,听得见心跳的声音。

30年不“退休”,他到底在守护什么?

如今回头看刘欢在中国新歌声的表现,才明白他不是来“上综艺”的,是来“补位”的。这几年,音乐市场太吵了:短视频神曲来来去去,选秀节目“造星流水线”越转越快,好多歌手忙着“凹人设”,忘了“好好写歌”。

而刘欢,就像这个浮躁行业里的一块“定海神针”。他坐在导师席上,不抢镜,不炒作,认认真真听每个学员唱歌,抠细节、传经验,用三十年的音乐积累告诉年轻人:好音乐,从来不是“复制粘贴”,也不是“一鸣惊人”,是“你心里有话,我就帮你把它唱出来”。

就像他说的:“我做节目不是想找下一个‘刘欢’,是想找更多‘唱自己的刘欢’。”这话听着朴素,却透着对音乐最深的敬畏——毕竟,能让人记住一辈子的歌,从来不是技巧堆出来的,是那个把“真”字刻进旋律里的灵魂。

所以下次再翻出中国新歌声的片段,别光顾着喊“刘欢老师好可爱”。你看他皱着眉点评学员的样子,看他为一个好创意拍桌子的样子,看他说“这歌我得单曲循环”的样子——那不是一个“综艺导师”,是一个老音乐人在跟年轻人说:“来,别怕,把你的真心捧出来,我们一起,把它唱成值得被记住的歌。”

而这,或许就是刘欢留给乐坛最珍贵的“遗产”:在这个快餐时代,总得有人,守着“真音乐”的火种,不让它灭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