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娱乐圈里谁的声音像极了刘欢?除了他自己,还有这些“教科书式”的模仿者?

提起刘欢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“华语乐坛的活化石”,是好汉歌里“大河向东流”的豪迈,是千万次的问里穿透时空的深情。他的嗓音太特别了——低音像陈年佳酿,醇厚得能压住场;高音像破云利剑,亮得却不刺耳,再加上自带叙事感的咬字,听他唱歌就像看一部老电影,每个音符都有故事。

像极了刘欢

也正因为这份“特别”,总有人说“某个歌手的声音像极了刘欢”。但“像”到底是指什么?是音色的相似,还是演唱时那种举重若轻的松弛感?今天咱就来唠唠,娱乐圈里那些被贴上“像刘欢”标签的歌手,他们到底“像”在哪儿?而刘欢的声音,又真的是“模仿得来”的吗?

先说说:刘欢的嗓音,到底“不可复制”在哪儿?

像极了刘欢

要是把比作江湖,刘欢的声音绝对是“内力深厚”的那类。他的音域宽得不像话,从低到高能横跨三个八度,唱从头再来时那种胸腔共鸣,像有台低音炮在胸腔里震;唱弯弯的月亮又突然切换到细腻的中音,仿佛凑到你耳边讲故事。

更厉害的是他的“情感控制力”。同样是唱悲怆,有的歌手会声嘶力竭,刘欢却能稳稳地把情绪压在嗓子眼,像包着一团火,听着不燥,却让人心里发烫。比如亚洲雄风里“我们亚洲,山是高昂的头”,高音不是喊出来的,是“推”出来的,带着股不服输的劲儿,特别有感染力。

所以啊,说一个人“像刘欢”,绝不是随便夸一句“嗓子好”就行。得看能不能抓住那种“举重若轻”的松弛感,能不能把故事唱进人心里——这可不是练几天嗓子就能模仿出来的。

被说“像刘欢”的歌手,他们到底“像”在哪?

这些年,不少歌手因为音色或唱法被拿来和刘欢比较,有的甚至因此被贴上“小刘欢”的标签。但他们真的“像”吗?咱一个个看。

韩磊:音色相似,但“内核”不一样

要说娱乐圈里被传“像刘欢”最多的,韩磊绝对排得上号。早年间刚出道时,他因为低音区浑厚、中音区通透,总有人觉得“这声音听着像刘欢年轻版”。尤其是唱向天再借五百年,“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”,那股低沉的磁性,确实和刘欢的重头再来有几分神似。

但仔细听多了就会发现:韩磊的“像”,更多是音色上的“形似”。刘欢唱歌像在“捋故事”,每个字都有起承转合;韩磊更像在“泼墨”,声音里有股野性的张力,唱人间精品时那种戏谑感,刘欢就绝对不会唱。后来韩磊自己也笑过:“我能像他?他那是‘学者型’的演唱,我这‘粗人’学不来。”

降央卓玛:女声里的“异类低音”,但性别是鸿沟

还有个意外被拉来比较的,是女中音降央卓玛。她的嗓音特别宽,低音能压到C3(比中央C还低两个八度),唱西海情歌时那种辽阔感,确实像男声里的“浑厚嗓”。有人开玩笑说“要是降央卓玛是男的,简直就是刘欢第二”。

但这话说得就有点外行了。男女声的生理结构差异,决定了音色本质的不同。刘欢的低音是“男中音的醇厚”,带着点金属光泽;降央卓玛的低音是“女中音的浑厚”,更多是天鹅绒般的柔软。就好比一个是老实木的桌子,一个是藤编的椅子,看着都“厚重”,摸起来的质感完全两回事。

选秀选手的“模仿秀”:学得了皮毛,学不了灵魂

更要命的是选秀节目里,总有些选手喜欢模仿刘欢。前几年某选秀舞台上,有个选手唱好汉歌,特意学着刘欢的“甩腔”,结果因为气息不稳,高音直接劈了,弹幕瞬间刷起“还不如原唱”“硬凹刘欢的感觉,太尬了”。

其实刘欢早就说过:“唱歌最忌讳模仿。我之所以是我,是因为我把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唱进去了。你模仿我的音色,模仿不了我的生活啊。”这话听着扎心,却是大实话。你看那些真正被记住的歌手,哪个不是带着自己的“标签”?强行模仿,最后只会东施效颦。

为什么我们总说“像刘欢”?因为那是“好声音”的代名词

说到底,大家之所以总拿别人和刘欢比,本质上是觉得“像刘欢”=“唱得好”。在那个没有修音、没有垫音的年代,刘欢的声音就是“实力”的象征——音域宽、技巧稳、情感足,经得起反复听。

而现在,太多歌手依赖后期修音,现场唱劈了是“常态”。这时候突然听到一个有“刘欢味儿”的声音,自然会眼前一亮。但我们也要明白:刘欢的不可复制,不在于嗓音多特别,而在于他对音乐的敬畏,对每一个音符的较真。就像他自己说的:“唱歌不是比谁嗓子大,是比谁能把人心唱透。”

结尾:与其“模仿刘欢”,不如成为“自己”

其实娱乐圈里从不缺“声音像谁”的歌手,缺的是“声音只属于自己”的歌手。刘欢之所以能成为“刘欢”,不是因为他模仿了谁,而是他用几十年时间,把对音乐的理解、对生活的感悟,都熬进了歌声里。

下次再听到“谁像刘欢”,不妨多问一句:他学到了刘欢的音色,有没有学到他对音乐的执着?毕竟,真正的“好声音”,从来不是“像谁”,而是“你是谁”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