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的歌里,藏着多少个“你”和“我”的故事?

第一次听刘欢唱歌,是在外婆家的旧收音机里。那天中午的阳光有点晃眼,收音机里飘来“大河向东流啊,天上的星星参北斗”,外婆正剁着馅儿,跟着调子轻轻晃头。我攥着啃了一半的玉米,突然觉得:这歌声好像不只是歌,像在说谁家的故事。

你和我 刘欢

后来长大,才慢慢懂:刘欢的歌里,哪有什么高高在上的“巨星模样”?全是普通人的日子,是“你”的心事,是“我”的经历。

他唱弯弯的月亮,像极了每个小镇夏夜的回忆。“遥远的夜空,有一个弯弯的月亮,弯弯的月亮下面,是那弯弯的小桥”。1990年的春晚,他站在台上,西装笔挺,可声音里却带着胡同里吹过的风——那是你小时候放学走过的小桥吗?是奶奶坐在门口喊你回家吃饭的月光吗?有次在后台采访,他说:“我去南方采风,看到一条河,河边有个姑娘洗菜,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,那调子就在脑子里转,转着转就成了弯弯的月亮。”原来所谓“经典”,不过是他把寻常日子里的烟火气,酿成了能让所有人共情的酒。

你和我 刘欢

他唱好汉歌,唱出了多少普通人的“不服输”。“大河向东流哇,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,说走咱就走啊,你有我有全都有啊!”1998年的水浒传热播,成了全国人民的“下饭神曲”。工地上干活的大叔会吼,学校里跑步的学生会唱,连菜市场卖菜的大妈,都能跟着“嘿咻嘿咻”甩一嗓子。后来有次综艺,他笑着说:“有观众告诉我,他家孩子不爱吃饭,一听好汉歌,就能扒拉两大碗。我就觉得,值了,歌要是能帮人过日子,比拿奖还让人开心。”原来所谓“传唱”,不过是他把普通人藏在心里的那股劲儿,唱了出来——你加班到深夜时咬牙说“再拼一次”,不就是“该出手时就出手”吗?

他唱从头再来,唱给那些跌倒后爬起来的人。“心若在梦就在,天地之间还有真爱;看成败人生豪迈,只不过是从头再来。”2000年左右,国企改革下岗潮,这首歌成了无数人的“精神国歌”。有次采访,他提到收到一封信:一个下岗工人,听着这首歌重新摆起了地摊,现在开了家小吃店,信里说“刘老师,您的歌让我知道,日子还能像您唱的,从头再来”。他说:“我写歌时没想那么多,就觉得人这一辈子,谁能没个坎儿?但只要心里有火,日子就能过下去。”原来所谓“共鸣”,不过是他把普通人面对生活难处的勇敢,变成了能一起唱出来的力量。

这些年,他站在好声音的导师席上,还是会说:“唱歌,得让人听见故事。”他对学员的要求,从来不是炫技,而是“你唱这首歌时,想起谁了?”。有次一个 nervous 的学员唱凤凰于飞,唱到“旧欢如梦,回首烟离散,何处繁华似锦”,他突然打断:“你是不是想起谁了?眼睛都红了。别管好不好听,把那个‘她’唱出来就对了。”后来学员说,他唱的是刚去世的奶奶,祖孙俩常一起听这首歌。那天,台下的导师和观众,都跟着红了眼眶——刘欢还是那个刘欢,总能用最温柔的方式,让每个人心里的故事,被听见。

他很少上热搜,不炒作,不拉踩,像个住在胡同里爱听故事的老大哥。有人说他“过时了”,可当你深夜加班回家,打开车载音响,还是会不自觉地跟着刘欢的歌哼唱;当你和家人朋友围坐在一起,还是会点一首朋友,让“朋友一生一起走,那些日子不再有”的旋律,填满房间。

原来,所谓“艺术家”,不是站在高台上发光的人,而是用自己的光,照亮别人心里路的人。刘欢的歌里,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,只有“你”和“我”的故事——是你初恋时的怦然心动,是我中年时的疲惫与坚定,是外婆记忆里的老歌,是孩子未来会听懂的传说。

下次再听刘欢的歌,不妨闭上眼睛想想:这歌声里,有没有你的影子?有没有你想对某个人说,却还没说出口的话?毕竟,好音乐从不是遥不可及的艺术,它就是我们日子里的那束光,照亮了“你”,也温暖了“我”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